请教哪位有关于酒店质检的具体奖罚标准?
请教哪位有关于酒店质检的具体奖罚标准?
一、 酒店质量检查人员:
1、各部门基层管理人员每天的例行检查;
2、各部门负责人每天的例行检查;
3、每周日下午由董事总经理协同各部门负责人进行专项的质检工作。
二、质检工作内容:
(1)、服务质量;(2)礼仪礼貌;(3)操作规范;(4)遵章守纪;(5)卫生保洁;(6)设备维护保养;(7)消防安全;(8)工作效率;(9)宾客评论;(10)综合协调。
每次质检,可侧重某一部门或方面,具体可由质检组成员临时协商确定。
三、质检工作组的组成和运作方式:
(一)质检组组织
质检组组长由总经理担任,副组长由副总经理、行政人事部经理担任,组员分别为各部负责人(即第一负责人)或候补员(即第二负责人)组成。如第一负责人无法参加,须向组长请假,获得批准后,可指定第二负责人参加(第二负责人必须是部门管理人员,可由部门临时指定)具体名单如下:
董事总经理
(组长)
副组长
(副总、行政人事经理)
财务部经理(组员)
工程部负责人(组员)
保安部经理(组员)
客房部经理(组员)
KTV经理(组员)
候补组员
候补组员
候补组员
候补组员
候补组员
(二)质检人员职责:
A、组长职责:
1、对质检组的工作和指导;
2、对组员的工作方法及工作素质予以指导;
3、召开质检工作会议,制定相关质检方案。
B、副组长职责:
1、积极配合质检组组长的工作,落实组长的有关工作指示。
2、负责酒店日常质量检查工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日常巡查,积极发现各部工作中的不足,并提出建议。
3、每次质检前召集所有参加人员至综合办公室集合,在质检本上签到,并监督质检队伍在工作中的态度和检查内容。
4、根据参加质检人员的记录,做出质检汇总表。
5、负责酒店日常质检巡视工作。
C、质检组组员工作职责:
1、参加质检工作的人员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实事求是为原则,并参照<>及酒店其它制度,客观的展开质检工作,服从质检组领导的工作安排。 2、质检中如果出现有疑问的事件或无法判定的内容,要如实的记录在质检情况表上,并提出个人看法。 3、在质检过程中,即时记录组长的工作指示。 (三)质检工作的运作方式: 1、质检时间暂定为每周日下午,15:00— 17:00由组长主持。质检时间若有变更,将临时通知。 2、质检时部门应派服务人员在现场接受检查。 3、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质检人员需在质检情况表上记录,由酒店调查当事人的责任原因。 4、各部门在听取通报意见或接到整改通知书后,必须立即整改或提出处理意见,并于三天之内将结果反馈。 5、如部门未及时反馈结果或不予整改、处理、重复出现同一问题,酒店质检组将对部门负责人作出扣分处理。 6、行政人事部每月将各部员工违纪或受奖情况进行统计,给予扣分或加分。 7、由行政人事部根据各部完成指标工作的情况,对于未按时完毕未及时反馈的给予扣分。 8、检查完毕后,将质检情况表,上交至行政人事部,由行政人事部做汇总表上交至董事总经理审核。 9、质检中如有争议的问题,上报,由组长协调处理,视情。 妥否,敬请批示!
棒球如何判断是好球还是坏球
一)对“好球”高低的判定是以击球员击球时自然站立姿势作标准的。这里要注意:
1.击球员的身材有高有矮,所以判定“好球”的高低要因人而异,有的高些,有的低些。
2.击球员自然站立姿势就是起棒击球前膝部微屈,上身稍前俯的准备迎击来球的站立姿势,而不是象有些击球员为掩护跑垒员跑垒或诱使投手投坏球而作的下蹲姿势或上体前俯姿势。
3.击球员在击球员区内不论靠前站(投手方向)还是靠后站(接手方向),判断“好球”或“坏球”时,均以本垒板上空为准。
4.“好球区”(即好球范围)实际上是一个立在本垒板上空的垂直体。就“好球区”的高低来说,必须是整个球体通过才算“好球”。也就是说,整个球体低于腋部或高于膝部才算“好球”。就“好球区”的内外而论,只要是球体的一部分通过就算“好球”。因此,高低较严,内外可稍宽。
(二)要分清“好球”和“击”,“坏球”和“球”的概念。好球未击判“好球”,是:“击”; 坏球未击判“坏球”,是“球”。但是,击球未中或者击出界外球未被接住、击出擦棒球未被接手直接接住等,就不判“好球”,而应判“击”;同样,投手犯规不能给击球员判“坏球”,而应判“球”。因此,“好球”和“坏球”虽然也判“击”和“球”,但只是“击”和“球”的一种,而“击”和“球”的含义和内容要比“好球”和“坏球”广得多。司球裁判员在宣判时要注意区分。例如:击球未中就不要判“好球”,而要直接判“击”;击出界外腾空球未被接住也不要判“好球”,而应先判“界外球”然后再宣布“x击”。
(三)要注意击球员击球时似击不击、似起棒又不象起棒的动作。要判好这一点,关键在于判别:
1.击球员的腕部和小臂有没有起动动作。如果有,而且没有及时收棒,就算起棒挥击,不论来球是好是坏,都判一“击”。有些击球员虽有转体动作,但腕部和小臂没有起动,就不算挥击动作,不判一“击” (如果来球是“环球”时)。
2.棒和来球有没有交迭:击球员起动击球时,即使一挥即止,如不收棒或来球过后再收棒,棒和球都会交迭,应算“挥击”,判一“击”。但在来球到达前及时收棒,棒和球未成交迭,就不算“挥击”,不判一“击”(如果来球是“坏球”时)。
(四)司球裁判员为了准确判定“好球”和“坏球”,要有正确的站位和姿势。(图48):
1.要尽量靠近接手站立(两脚左右开立较好),但不能影响接手传接球动作。视野要开阔。
2.一般要从接手头顶上观察。如裁判员身材较矮,或接手下蹲不深时,要从接手左肩上或右肩上观察。观察部位要尽量固定。
3.站立高度应与击球员自然站立姿势时的腋部取齐,眼睛要向前平视。
(五)司球裁判员在司球时还要注意下列几点:
1.判断时必须处于静止状态,不可随球后退、见球转头或躲避宋球。
2.宣判不可过早,要等接手接球后再宣判。因为投手投出的球中途可能有变化,过早宣判最易造成误判。球在出手时或中途看来象是“好球”,但通过本垒板时可能变为“坏球”(特别是棒球)。有些裁判员往往只在意看来球的前半段情况,这也容易造成判断不准。
3.判球时不可受援手或击球员某些动作或表情的影响。有时接手或击球员做出混淆“好球”与“环球”的动作或表情,司球裁判员不可受他们的影响。对“好球”和“环球”的判断要根据规则要求进行自信而果断的判断。
4.不要“补判”。司球裁判员如对一两个球没有判准时(例如“好球”判成“坏球”),不能为了弥补已有的错判对以后的“坏球”有意判成“好球”。要避免这种“补判”,否则会一误再误,造成不良后果。
5.司球裁判员要避免在“二击”后将“好球”判“环球”;或在“三球”后将“坏球”判成“好球”。
6.要通过不断的实践,逐步划清本垒上空“好球区”的正确范围。开始时,每个裁判员难免出现一些偏差,例如对偏低的球易判为“好球”(吃低球)或对偏高的球放松尺度(吃高球)等。要特别注意随时纠正这些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