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有什么地标性建筑?
深圳的8大地标建筑
1、电子大厦
1981年1月20日,深圳第一座地标性建筑——电子大厦,破土动工,次年8月竣工 。楼高20层,69.9米的高度,成为当时深圳第一高楼,并且在以后的岁月里,担负起带动深圳一个电子工业的重任。2、国贸大厦
电子大厦建成后不久,1982年,一座在中国改革开放历史上无法回避的建筑——国贸大厦拔地而起。国贸大厦共53层,160米,是我国建成最早的综合性超高层楼宇。从1982年10月至1985年12月29日共37个月即竣工,以三天一层楼的速度建成。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创造了建筑史上的新记录。【建设地址】罗湖区人民南路与嘉宾路交会处东北侧
3、上海宾馆
1983年底,鉴于深圳像样酒店少的现实,一座只有11层的酒店,出现在当时相对比较荒凉的上步区(现福田区),这就是上海宾馆。上海宾馆因其便利的交通条件,成为一个巨大的交通中转站,当时几乎所有的深圳人,都曾在“上海宾馆”公交站转过车,这里成为深圳最初的坐标。4、地王大厦
地王大厦,正式名称为信兴广场。大厦高69层,总高度383.95米(实际建筑高324.8米),建成时曾是亚洲第一高楼,也是全国第一个钢结构高层建筑。从1996年3月建成至2011年10月,地王大厦一直保持着深圳最高楼宇的纪录15年之久。
地王大厦以2天半一层的建设速度,刷新当年国贸大厦创下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另外,作为国内首次实行国际性招标的地块,引来国内外200余家公司接标,最终以1.42亿美元成交,成为当年深圳的“地王”。
5、赛格大厦
坐落在华强北的赛格曾是当年福田第一高楼,当时,刚刚形成规模的赛格电子配套市场是整个华强北的雏形,后来建起的赛格大厦则标志着这个电子帝国的崛起,更是经济发展、时代变迁的一个缩影。
6、市民中心
建筑形象如大鹏展翅,寄托了深圳“鲲鹏展翅九万里”的美好期待的市民中心,占地91万平方米,北靠莲花山,南向中央商务区,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是深圳上世纪90年代末兴建的深圳20世纪最后一座标志性建筑。作为深圳市政府的主要办公机构,同时也是市民娱乐活动的场所,市民中心无可替代的成为当今深圳的地标之一。7、京基100
京基100原名京基金融中心,楼高441.8米,共100层2007年11月竣工,是中国民营地产企业投资建造的最高建筑,保持了多项中国纪录、世界纪录,并获得了多项世界级奖项。
8、平安国际金融中心
平安金融中心,总高度660米,塔楼层数为118层、总建筑面积约46万平方米。大厦自2009年开工建设,2016年4月全面竣工,是目前深圳最高楼。